员工登录 | 旧版网站

党建廉政

医德风采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党建廉政 > 医德风采

91岁老人肠梗阻急诊入院竟然是结肠肿瘤,手术成功满意出院

         6月19日,家住大兴镇白港村三组的91岁季老妈妈终于出院了。出院时,她握着医生宋辉的手,嘴里念叨着:“谢谢你啊,医生!”

      季老妈妈8年前(83岁时)被诊断过阑尾炎,当时采用了保守治疗。今年5月底,她感觉肚子不舒服,家人把她送到了就近的医院,检查后医生诊断阑尾炎给予保守治疗。16天后,3个儿子和儿媳很担心,怎么妈妈的小肚子还是那么鼓囊,病情不见好转呢?医院再次给予检查,腹透发现了“腹腔里有液平面”,考虑发生“肠梗阻”,6月4日中午急诊转入我院,住进普外二科。

季老妈妈的家人拿出在当地医院检查的资料,细心的宋辉主任在CT平扫片子中发现端倪,与医疗小组仔细分析病情后,建议做“CT增强” 检查,影像结果显示为“结肠肿瘤”。

“结肠肿瘤手术”对于一般患者而言,不是高难度的手术。但是对于91岁高龄、86斤体重、肺动脉高压、心脏功能衰退的老人家来说,麻醉关就可能过不了!

鉴于疾病情况,接待季老妈妈的宋辉主任医师给出艰难的治疗选择方案:一是继续保守治疗,后续可能会发生感染性休克、多器官衰竭等情况,也就是说走一步看一步了;二是手术治疗,但是能否度过麻醉关和手术关,很难说!

疫情期间,季老妈妈的家里人不能全部来到医院,儿子儿媳向老长辈们介绍医院的方案时,季老妈妈的4个老姐妹一听说要手术吓坏了,电话直接打到医院里:“小芳啊,手术太危险了,我们太担心了,不希望你吃苦头。”季老妈妈却很淡定地说:“我相信医生,我这么大年纪了,就让孩子们做决定。”

3对儿子儿媳面对现实,一致决定手术。家庭代表在手术同意单上签字时说:“病已经是这样了,即使不成功我们也绝不责怪医生,请医生们放心去帮我妈搏一搏。”

从医20多年,宋辉主任面对过无数的家属,有过责备、有过猜疑、有过恐吓,尽管如此,面对每一次生命的托付,都丝毫不曾懈怠。他的回答也很坚定:“你们放心,我们会全力以赴的。”

每次遇见高龄病人,麻醉科主任吴范就特别重视,他带领着团队事先缜密地分析老妈妈的病情,研究麻醉方案,他太了解如果麻醉关过不了的结局。在他30年的麻醉事业里,面对劳累艰难的执业环境,支撑他坚守的是对这份职业的情怀。

6月10日上午,普外科、麻醉科的13位医护人员共同术前讨论,针对季老妈妈的手术方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判,从麻醉方法、手术方式选择、如何避免手术过程中癌细胞种植转移、如何减少并发症发生、如何注意术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,达成了一致的意见。麻醉科吴主任说:“麻醉科保驾护航,普外科全力以赴,再挑战一次高难度!我建议术后使用镇痛泵,让老妈妈享受无痛治疗。”宋辉主任深有同感回应道:“我们不仅要治病,还要更人性地去考虑细节问题,麻醉科的无痛治疗理念说到我心里去了。”

6月10日下午3点手术开始,105分钟后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”结束。当手术宣布成功的一刻,守候在手术室外的儿子儿媳急忙向家里焦急等待的长辈们报平安:“妈妈手术很顺利!”直到这一刻,儿媳妇的眼里留着泪说:“农村人看到老人家的病一直不得好转就往坏处想。年纪这么大开刀,不仅仅医生紧张,我们也紧张,就怕不好向老长辈交代,现在总算心里一块石头落地了。”

麻醉科吴主任感言:在医疗决策中,最最难的永远不是技术,而是信任。患者多一分信任,医生就会多一分冒险的勇气;患者多一分怀疑,医生就会多一分退避的顾虑。季老妈妈的手术成功是家属的信任,也是团队合作的力量!

手术后,普外二科宋辉主任与沈憬宏护士长带领医护人员精心治疗、细心护理,季老妈妈的身体状况恢复得很快,6月19日,迎来了出院的日子。她对普外二科的医护人员们说:“医生,到我家里去吃饭。”她的儿子儿媳走进主任办公室,代表全家人再次感谢宋辉主任团队:“我们真幸运,遇见了这么好的医生!

季老妈妈是幸运的,这也离不开人医团队的协作和努力。近三年来,我院65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手术5160台/年,占比为37.56%,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手术1296台/年,占比9.44%,90岁以上老年人平均手术111台/年,占比0.81%。医务科倪晓东主任感慨道: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,在长寿之乡的启东,老年病人愈来愈多。作为医生,敢于不断挑战高龄手术风险,是患者信任给了我们最大的动力!面对疑难重症,我们医生的压力很大,要知道,我们和病人面对的共同敌人是疾病,家属的理解和信任,让我们走得更远更坚定!

打印此页】【返回】【顶部
扫一扫,关注人医公众号